2013年12月3-7日,我们一行32人在教育局李局长的带领下,利用了3天的时间分别参加了天津市普育学校、鉴开中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西青区校园文化建设中期推动会。听取了学校领导对学校办学理念及学校管理、教研方面的介绍,三天的学习感触颇深,现将学习感受总结如下:
一、普育学校
普育学校前身是温家宝总理的爷爷著名教育家温瀛士于1930年9月创立,解放战争时期因战火而烧毁;2007年3月投资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。
上午在普育课改大讲堂和教室听了两节课,参观了精彩的大课间和学生的就餐情况。下午梁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校教学、教研教改情况。
在普育中学的一天活动中,给我感触最深的有如下两点:
1、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。大课间所有的班主任都是随同本班学生一起出操、一起随学生回到班级走廊,经过整队、双臂在胸前端平静默之后才解散的,我问了一个班主任,说是为了让学生平静心情。午餐时,每班学生列成四队带到餐厅前,按照一定的顺序领饭进入餐厅就餐,没轮到领饭的班级,在餐厅外集体背诵古诗文。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坚持全员参与、全时段监控,全方位管理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,每天有一名行政干部、一名教师从早晨到下午师生全部离校,对纪律、卫生、诵经典、眼操、大课间、就餐等情况进行巡查记录,每节课到所有的班级转一圈,随时记录发现的问题,每天离校前汇总。第二天所有情况印发至教师人手一份,有效的管理形成了普育学校学生良好的习惯,也催发了其它活动和学习的有效开展。对于他们的教学管理经验,其实我们在每一方面也都做过,只是我们做的不够扎实,缺乏持久性。
2、扎实有效的教研体系。首先普育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以普育课改大讲堂为主阵地,每周各学科都要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,每周三王敏勤教授都要在普育课改大讲堂对学校学科教学进行听课、说课、议课等指导活动。其次,授课教师都注意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跟进,大多采用了郎氏计分的方式,充分调动小组的聆听、发现问题的注意力,使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展示的环节中,而不是置身于外。
3、课前准备工作很好,每节课(包括试卷讲评课、习题课)都有课堂检测,且要当堂进行批改、评价。
4、不能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,重复出现的问题就是作风问题(借用普育中学会议室墙壁的一句话)。
二、鉴开中学
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
在鉴开中学上午听了两节课,参观了学校的校园和大课间活动。下午听取了校长的经验介绍。参观了学校、班级文化建设。
在鉴开中学的一天活动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:
1、校园文化
学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礼文化建设,即“勤、孝、善、智、诚”五种美德。通过班级礼文化建设,将五德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班级,落实到班内每一个小组,将小组间的竞争、交流、合作延续到到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细节中。
2、教学模式
鉴开中学实行的是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。他们学校的学案制作就非常考究,包括三大模块:学习准备、学习导航、学习评价。各个学科都在学校一级模式下建立了自己的学科模式。
3、校本教研
各学科教研日(固定),上午教研组活动,下午是备课组活动,对下一星期的学案展开研讨,进行二度开发。
三、杨柳青一中
在杨柳青一中,听取了西青区校园文化建设推介会的经验介绍,参观了杨柳青一中的美丽校园。一天的活动使我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,意识到当今学校已经由规范化、特色化向品牌化发展转变了。每一所学校都要自已的内涵,每一所学校都要自己的特色,每一所学校都要成为品牌学校,不能千校一面。以后我们力争通过对学校环境文化、精神文化、管理文化、制度文化、课堂文化、行为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完善,全方位打造学校文化,突出办学特色。
评论